“去年至今,围绕商业模式的创新越来越少,有人认为是市场步入了‘严冬’,我觉得是回归理性了,而且这是对创新创业者负责,也是对投资人的资本市场负责,更是对整个创新创业未来发展前景负责。”北大科技园总裁陈庚在日前举办的“创启未来”2015国际青年科技创业大赛中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,目前,无论是来自创新创业者的选择,还是来自投资人的选择,现在更加关注于以技术为核心,即技术驱动创新的项目。
今年两会期间,李克强总理正式提出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。在1小时40分钟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,他提到了38次“创新”、13次“创业”。国家领导人对“创新创业”的关注与支持催生了创业热潮,再加上资本的助推,势头发展迅猛。今年以来,每天都有好几家初创企业宣布融资,大量企业高管、职业经理人、普通白领,甚至在校大学生,源源不断加入创业大军。
对此,业界认为,这是最好的创业时间,也是最佳的投资时间。
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的火爆,掀起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孵化器热潮,而且势不可挡。如今,创业孵化器已经不再是陌生的概念。特别是今年以来,各种各样的创业咖啡、创投平台、创业服务大厅等遍地开花。
根据官方披露的数字,2015年,国家规划各类孵化器数量将达1500家,孵化场地达5000万平方米以上,孵化资金总额50亿元以上,在孵企业10万家以上,其中国家级孵化器达到500家,并实施国家级孵化器的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。
“北大科技园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,为创业者打造了北大创业孵化营、北大创业家俱乐部、创业大学堂、企业百家行等,同时提供实验室及分析测试、科研成果工程化及产业化系统服务,形成了以人为核心的创业服务体系和以技术为核心的创新服务体系。”陈庚介绍,“创启未来”国际青年科技创业大赛是北大科技园的创业服务品牌产品,而能够深度集聚、孵化优秀创业项目的基础是“创新源”的磁场引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过去,创业者需要花大量时间寻找投资人;现在,投资人在这些创新型孵化器里主动寻找投资目标。在早期投资的热潮中,创业者获取资金的难度显著降低,孵化器也很容易对接创投双方。目前而言,创业者对孵化器的需求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专业的资源和服务上。
东升科技园北领地文创科技孵化器联合创始人秦超认为,创新型孵化器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垂直化,这样才能为创业者提供更有针对性、更专业的资源和服务。
有业内人士表示,孵化器应该回归自己的本质:一是筛选项目的能力;二是给入孵项目提供专业服务,帮助创业者提高成功概率。反观国内孵化器,对于企业运作和行业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入,真正能指导创业企业的孵化器,在短期内很难出现。
在孵化器热潮遍及中国大地的同时,人们担心这是否意味着又是一场新的泡沫?
目前来看,国内的企业孵化器大多由各地政府、开发区、高校主导,对创业者的成长辅导相对薄弱。而且不少创业孵化器更是仅仅挂一个大牌子,吸引企业入驻后,依靠场租和政府补贴维持,更像是一个“二房东”。
在秦超看来,现在孵化器属于泡沫期,与之前的光伏热、云计算热没有差别,“其实创业者还是那些,提供的服务还是那些,大家都在找好项目,但是哪有那么多好项目呢﹖”
对于目前的孵化器投资市场,陈庚有自己的看法。“从国家的层面来看,是要鼓励创新创业的,现在从事创新的创业者大都是80后、90后,到2025年的时候,这批人就是国家经济管理、社会管理的中坚和骨干。如果这批社会的骨干、社会的栋梁没有创新意识,国家的‘中国制造2025’战略就无法实现了。”
陈庚告诉本报记者,“有人说,是不是这个火烧得太旺了。我认为,站在国家的角度来看,理念的改变和植根是最重要的。而国家以创新驱动作为国家战略,就是一定要看好未来五年、十年,甚至未来50年国家的需要,否则就是一个口号。所以,我的观念是,国家应该鼓励,但个人是不是适合去创业,那是个人选择。”
(责任编辑:DF208)